课题研究发言稿

时间:2025-07-20 16:13:00
课题研究发言稿9篇

课题研究发言稿9篇

在当下社会,我们都可能会用到发言稿,发言稿具有逻辑严密,态度明确,观点鲜明的特点。你写发言稿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题研究发言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课题研究发言稿1

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叫罗婧,是新沟镇新建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今天能在咱们全县语文教研组长的盛会上,就我们学校《中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师教学语言研究》课题的申报与实施情况来与大家交流,我感到万分荣幸。在此我谨代表我们学校感谢教研室领导,尤其是教研员李老师,对我们学校语文教研工作的关心,以及在课题申报中给予我们的帮助与支持。

我们学校是于09年底开始筹备并申请省级“十一五”课题“中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之子课题《中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师教学语言研究》的,今年7月荆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达了该课题立项通知书,我校申报的子课题已正式确立为荆州市“十一五”规划课题。9月17日,我上县开会,从李老师手中领到立项书带回交给我们周校长时,他说了这番话:“我到荆州参加了课题研究方面的会议,全市审批的课题大概有200多个,我们监利县有4个,我们学校就占了1个,又没有交任何费用,申请个免费课题这不容易啊,值得珍惜,要将这个立项书用框子框起来”。周校长的这番话很让我高兴,其实课题申请并不是一件难事,关键是我们要抓住申请机会,认真对待,尽心去做,就会成功。

记得当时主管教学的刘校长将子课题申请的所有筹备工作交由我全权负责完成时,我是既担心又害怕,心想“我只不过是仅有半年教研组长工作经历、教研工作经验尚且不足的教学晚辈,从不知课题申请是怎么一回事?担心自己没验,害怕自己完成不好申请计划而影响课题审批。怎么办?”主管教学的刘校长给我指点了迷津“不懂的问题,你就打电话请教教研员李老师,做教研组长的要和教研员经常联系、沟通。”接着,我又请教了主管初三工作的蔡校长,他给我提了建议“你先找几个备课组长商量,再请教几位老前辈,收集一下他们想到的课题名和意见。”综合两位前辈的指点和我个人的想法,我先在召开的全校语文教师会议上,组织大家学习《关于积极开展<中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的通知》与《湖北省“十一五”课题<中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实验方案》,并传达我从李老师那儿获知的本次课题申报的相关指导思想,即“本次课题申请不收任何费用,课题研究注重的不是高深莫测的理论研究而是行为研究,就是我们对老师们日常有效的教学行为的研究。”这是我们为课题申报召开的第一次会议。

会后,我向备课组长以及本校资深语文教师收集待确定的子课题,最后,蔡校长提议的《中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师教学语言研究》得到了许多老师的认可。我也赞同选此题,为什么呢?我认为,对于《中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师教学语言研究》很有必要性,首先得从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站在教师的立场上来看,平日,我们听名师们讲课,最大的特点是语言准确、精炼且有魅力,发出的信息十分明确,让学生一听就知道要怎么做。他们讲课语言不重复、不罗嗦,一针见血。看看名师们的课堂教学,再想想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时教学理念、设计思路都没问题,可就是因为教学语言有问题,才上不出应有的效果。名师支玉恒在谈及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时曾强调教学语言的重要性:“能够练就一口简练、准确、清晰、丰富多彩、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就等于掌握了一件“披荆斩棘”的武器。”我们每天讲课“教学语言”也不知用过多少,极少把它进行过整理,更谈不上来研究。确立这个课题可以立项研究的话,能促进我校语文老师不断锤炼自己的专业素养,练就一口充满魅力的有效教学语言,这点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我们做语文老师的,更需要加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语文素养。站在学生的立场来看,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源于语言魅力的召唤。这其中除了最具美感效应的语文本身,也包括了教师有效的教学语言。的确,有效的教学语言能创造一种优美亲切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并在恰当的时机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走入文本学习。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需要锤炼,要高度重视语言表达。站在学校的立场来看,学校能申请到课题研究,是一件科研兴校的大事,能掀起学校教研教改的热潮。其次,从教学理论方面来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想组织得好、引导得好,就离不开教师富有魅力的艺术语言。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用艺术的语言创设融合的情感氛围,创造一种使学生感到亲切、愉悦的教学情境,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去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焕发活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从课题研究要出成果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确立《中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师教学语言研究》为子课题,易出成果,如:《初中语文有效课堂导入语与结束语集》、《教师有效教学语言研究案例集》等。有了这些思考,收集相关资料后,我认真填写了《中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申请表》,待刘校长审阅无误后,再交给教研员李老师,最后由李老师上交市教科院等待立项通知。

现在课题申请已正式立项,研究工作就要正式拉开序幕,为了保障课题的有效实施,我们学校准备采取如下有效措施:

1、充分调动教师的参与与热情

①学校对研究有专项经费保障;

②学校免费为每位教师提供理论学习的书籍;我们学校很早就有“教师订阅本专业杂志费用给与60%的报销”的规定,从去年秋季开始又施行的“为全校17位语文教师免费订阅一本专业杂志”这一举措,深受语文教师们的好评,其它学科教师的羡慕。这也为课题研究的有效进行提供了保障。

③对每位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情况要进行阶段性的小结与合理评价。

2、充分利用学校每学期例行开展的新任教师上岗课、青年教师教学比武课、各年级语文学科优质课、骨干教师优质课、期中、期末复习探讨课等活动,认真组织好集体听评课活动,为课题研究讨论提供更丰富的资源。我们学校历来有着“听课认真、评课积极”的优良传统,在我们语文组有不少前辈是我十分佩服的“评课专家”,每年这些活动之后的集体评课,我们都能聆听到他们各有千秋的点评,真可谓是“让听课者受益无穷,让讲课者获益匪浅”。在我担任教研组长的上半年年里,我认真记录了每次集体评课活动的过程一级相关授课教师的教案,就十分鲜活的课题研究材料。

3、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提交与课题相关的论文至少一篇,每位备课组长每学期收集本组成员整理的优秀教案至少一篇。

最后,我想简单说说我们在课题实施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思索:

1、课题研究对教师的专业理论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

每一位参加课题研 ……此处隐藏11380个字……合作交流,总结检测,很有新意,效果也很好。希望大家抽时间去了解一下。

最后,我相信,有夏校长和各位领导的高度重视,有xx一中教师多年积累的经验,开题很顺,研究也会很顺,更相信必定会结出丰硕的研究成果。

占用大家时间,谢谢大家!

课题研究发言稿9

各位老师

今天,我校小语再生教学研究组为不日举行的课题商榷会,在此召开筹备会。现在,由我代表课题组作一个简短的讲话。

一、我们应向大师学些什么

刚才,我们一起观看了全国著名小语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的《去年的树》的教学视频。说实话,面对着这样的一顿课堂教学的盛宴,我们都会陶醉、赞叹、佩服和震感。正如有人评价他的课时所说:“王崧舟老师的课是一个艺术连续体,一个对内凝聚,对外辐射的艺术作品。”因此,在我们享受饕餮大餐而后,留存于脑子里便只是一片记忆里的空白。

是的,当我们沉浸在他的一个个眼神、一种种姿态、一句句诗性语言、一段近乎完美的课堂构造的艺术之中时,我们的确为其沉迷,为其倾心,以至于我们无暇顾念其它。可是,记得另一位全国著名小语特级薛法根老师曾说过:“名特优教师的优质课、精品课往往是精心打磨过的,甚至是艺术化的课堂,所呈现的是精彩的、成功的篇章,省略的是曾经失败的、受挫的过程。”故在我们享受这般丰盛的课堂大餐之时,所看到仅是鲜花怒放的姿态,所听到的也只是此刻花开的美妙奏响。

可在大家在陶醉、赞叹和茫然之际,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我们是不是可以撇开花开盛世,源兹回溯,去探寻他为何如此的点点滴滴呢?是的,当我们精心找寻时,就自然不难发现大师成长背后的足痕。虽然其中不乏诸多天命与人事的妙然贴合,但却无论无何也离不开一个教师自身的涵养历程。老子所云“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我校景鸿老师也常常说了一句经典的话:即课课是教研,天天是教研呀。所以,当我们考量应该向大师学些什么的话题时,我们就应该注重当下自己的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把每一堂课,每一种教育行为都视为最好的研究机会,敏心观察,细心揣摩,脚踏实地地从身边做起,不断地锻造自我。这样,日积月累,你自然会大有收获。

菩萨道里的求因之道便着此意,而世人所谓“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也与此意尽同。

二、小语再生教学两个相关的话题

1、再生教育现象的简要诠释。

我们学校的课题搞了这么久,我们部分老师可能至今对于“再生”概念的理解仍有些许的偏执或误解。今天,藉此机会,我想再次单从教育现象上作简要的诠释。

从内心上说,关于“再生”这一概念以及其蕴涵,就课题开放者的我而言,由于才疏学浅,甚至是笨拙,暂此也不能用精辟的语言对此作完美地阐释。再说,如果用佛学的“凡有所相,皆是虚妄”的观念来看,我们也没有必要太执着于这一语词的真实名相。故我们不如从身边的一些教育现象来体悟它的存在。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教育现象可理解为“再生”呢?以我之浅见,就教师而言,你时常思索,每一堂课,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并在次后的教育教学中有所调解,有所提升。这样,此时的你就不同于往日的你了。而这即是教师本人的“再生”至于小学生的“再生”当然也蕴含此理。譬如:一个学生,本来十分顽皮,在众人的眼中他就是一个“捣乱鬼”而通过你的一系列的教育行为而后,他爱学习了,有了自我的约束力,也有了自觉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等等。那么,这即是他个人学习情感、学习态度、自主学习意识等层面的“再生”还如:一个学生,开始不会写字,不会读书,不会做作业。而在你的耐心指导和帮助下,他慢慢会了一些。这也即是他知识层面的“再生”所以,所谓教育教学中的“再生”即是教师本人和学生的时时新添,日日进步的一种形象描述。

需要我特别指出的是:这里的新添与进步,并不单指知识习得,还应着重包括人性的滋养与育化。以我之愚见,对于小学生来说,知识的习得还不是十分重要的,相反的是学习情感、学习态度、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滋养与育化才是重中之重。因为有了这些东西,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是一个爱学习的人,也是一个会学习的人,更会是一个有品格、有追求、有思想、有灵魂的人。无论是只考二十分的人,还是考九十分的人,都将拥有一个有意义、有快乐、有幸福的人生。

2、目今我校再生教学的行课方略

记得我曾与大家说过,小语再生教学与小语教学一样都是博大精深的。因此以我们之精力和智慧,是无法做出较全面的研究的。故我仅选取了其中的四个点做了一些尝试。

这四个点即是:

①教师的自我提升。

②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滋养。

③学生自主学习课堂的开发。

④学生课外阅读的推行。

而对于这四个点,由于我日常积累中偏重于第三点,其它三个方面目今尚未形成赋有自我特色的东西。所以,今天,我只想将其中的第三点作一个简要汇报。

这其中的缘由主要是缘自我对行课特色的一个肤浅的认识。即当我们向外人推介我们的课题时,外人首先要看的自然是我们的课堂。而我们向外人所展示的当然必须是我们自己的特色。倘若我们所呈现的课堂亦如一般所为,则仍就难脱庸常,更无法有吸引力。

因此,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便在实践中创立了“三五三”式的行课方略。即把语文课文的学习从“事件”“做法”“程序”这三个思维视角来重新构造,并把课文的学习分成“读文”“字词”“构造”“解文”“表达”五件事,还通过“独学”“小组学”“班级学”三个学块来展开。我们所做的虽然仍是众人日常所做之事,但由于我们是用做事观来实施语文课文学习的,也由于我们基本变换了教师和学生课堂学习的角色位系,以及近乎玩课的组织形式,更由于我们可以形成一个基本的行课方略,因此,我们就拥有了仅属于我们自个儿的课堂特色。

3、两个特别说明

(1)小语再生教学的适用范围。通过我自身三至六年级的小语教育教学的实验,以及通过对上学期景鸿老师执教二年级时的语文课堂观测,我确信小语再生教学适用于小学各个年级。

(2)小语再生教学给予教师的解脱

①备课的解脱。我以为一本语文教材用分类备课法只需要写少量的教案。譬如:凡是读文的课型不管有多少篇课文就只需要备一节课。还如二十首古诗的学习,也只需要备一节课等。

②上课的解脱。当我们的语文课堂从“事件”“做法”“程序”三个思维度确立以后,只要经历一段时日的练习,就可摆脱老师讲解的固有模式。

③作业批改的解脱。当我们教会学生自行设计和自行批改作业而后,教师在批改作业方面简直就少有事可做,最多也只是检查而已。

但可惜的是,以上语文课文学习中的诸多方略还十分粗糙,甚至还有不少缺憾。而我所期望的就是:大家理当以我为垫脚石,且屐于吾肩,向上攀摘,而不是以我为绳索而束缚自我。如果是这样,则课题研究可盼矣。

各位老师,佛祖曾曰:“知我说法,如筏喻者。”虽然以我之资,永远都不可能去做那一叶普渡众生的扁舟,但此刻的我,却十分愿意与诸位一同去寻觅那一叶能使我校小语教育教学渡过晦涩苦海的扁舟,更愿意与大家同舟共济。

《课题研究发言稿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