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5-07-20 16:01:49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锦集6篇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锦集6篇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读音字形,并能学以致用(造句)

2、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了解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和特点。

3、朗读、揣摩、品味文章语言,学习作者有所侧重的描写方法。

4、领略云南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感受作家笔下美好的生活,培养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能力目标

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领会文中流露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领略文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

过程与方法:

学生充分预习,合作、探究,

讨论法、点拨法、幻灯片演示法

德育目标:引导学生感受文中作者对自然、对人生、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之情,激励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欣赏生活,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朗读、揣摩、品味文章的美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品析文中的精彩描写。

【教学工具】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在课前听到一首用葫芦丝演奏的月光下的凤尾竹。突然有一种冲动,我想到云南去,同学们想不想去?既然这样我们就随沈从文一起到云南去,去参加“云南的歌会”,了解云南的民歌! 感受云 南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

板书课题

师:在学习本节课之前,我想让同学们了解一下云南的民歌,以便于我们更好的学习本课。(多媒体展示)

(设计目的:此环节主要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下面教学做铺垫。)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1、指名朗读。其余学生听读、熟悉课文,注意字音。

(师:示范朗读1-2段学生推荐学生朗读 师指名学生朗读 集体朗读 )

2、朗读评价(师生评价指导:学习大家的文章一定要注意文中的细节和用词)

3、多媒体展示字词(抽查学生预习情况,并对引经据典、滚瓜烂熟、别开生面等成语进行造句,全体学生对每个字词读三遍)

三、合作探究,深入研究,把握知趣。

1、提问(多媒体展示)在歌会的大标题下,课文写了哪三种不同场合听到的民歌演唱?那么同学们能不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为每一个歌会场面拟一个恰当的小标题呢?

(提示:地点+方式或内容)

( 师 板 书 )1、山野对歌2、山路漫歌3、山寨传歌

2、说说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场景,给大家有感情的读一读段中的精彩语句,并且简单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训练:补说句子“我最喜欢其中的 场景,因为 。”

提示:

1、山野对歌――才智大比拼

(1)学生朗读精彩语句并谈喜欢的理由,教师点评。

(2)质疑:A:在写山野对歌时,作者侧重于写什么?(唱歌的人)

B:你能用词语形容一下这里的人吗?

(提示:淳朴、热情、灵秀)

2、山路漫歌――即兴自由歌唱

(1)学生朗读精彩语句并谈喜欢的理由,教师点评。

(2)质疑:在写山路漫歌时,作者侧重于写什么?(环境)

(3)齐声朗读第4段,勾画出好词好句,与同学分享。

例如:“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

“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

??

3、山寨传歌――民歌传承

(1)学生朗读精彩语句并谈喜欢的理由,教师点评。

(2)质疑:在写山寨传歌时,作者侧重于写什么?(场面)

(1)你能用一个字来形容村寨传歌的场面吗?(盛)

(2)“盛”体现在哪些方面?(人多、时间长、服饰如同过节)

(设计目的:通过朗读、体验、交流等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初步领略云南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

四、小结:

云南歌会我们学到现在,大家觉得云南的歌会美吗?如果美,没在哪里?(学生能够围绕话题,言之成理即可)

教师小结:学了《云南的歌会》,我们不仅要了解到云南歌会的独特之处,了解我们中华民族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更主要的是我们要学会感悟生活的美好,感悟人生的美好。

五、作业布置:

作为一名商南人,如果让你给外地游客介绍一种商南的民俗文化,你会介绍什么?写一段简单的介绍词。

六、板书设计:

云南的歌会

沈从文

山野对歌――人物美

山路漫歌――环境美

山寨传歌――场面盛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一、教学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2.教学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三、教具准备:

1.有关水井的教学挂图一幅、小鸟图一幅。

2.本课课文录音带一盒及注音生字卡。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2.张挂教学挂图。板书:观。讲解字形、字义。

3.解释课题: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

4.提出问题: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在井里看到的天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听我读课文。

二、范读课文或放录音

1.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上面的两个问题。

2.要求学生听准生字的读音。

三、指导学生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一遍课文。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用序号把这一课的几个自然段标出来。

2.指名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词

1.出示注音卡片:观沿答百别弄际抬信

2.要求 ……此处隐藏6377个字……/p>

预设五:出示句子: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1、你为什么喜欢这句?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2、擎起是什么意思,你能给他换个词吗?(举起、托起、结满……)

3、有这么多词和擎起的意思差不多,但作者就用了擎起,为什么?

4、是的,同学们,作者不用举起,不用长出,不用结满,就用了擎起,就因为擎起让我们感受到麦子的骄傲、自豪、快乐,一个擎字把麦田饱满丰收的画面写活了。让我们来欣赏

这群快乐的麦子吧(课件音乐图片),师边述: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他们是那么骄傲、那么自豪、那么心花怒放,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麦子的欢快吧。生齐读

5、你又从哪里感受到了丰收的欢乐?跳动的音符奏出的是什么乐曲?(好一曲欢庆丰收的歌。随机板书:欢庆丰收的歌)

6、我们品味着课文,仿佛看到了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它就像一首诗。

出示诗的形式,齐读。

7、总结:麦哨吹出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吹出了一首欢庆丰收的歌,吹出了一首回味无穷的诗。

站在这样的美景中,你最想干什么?

其实,我们最最想做的,还是吹起欢快、柔美的麦哨。

(三)回归麦哨。

1、当这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田野展现在我们眼前时,无论是谁都不禁会用麦哨吹奏起心中的赞美之歌,你听——生读

出示:呜卟,呜卟,呜……

田野里,什么声响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2、每当想起童年的点点滴滴,他的耳边又回响起那悠扬的麦哨声,犹如天籁之音—齐读出示:呜卟,呜卟,呜……

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

四、拓展延伸。

1、乡村的生活是如此的欢快、柔美,让人不由自主地陶醉其中,但是这仅仅是因为乡村景色怡人吗?(这里你先停顿一会,让学生思考。如果没人回答,你再启发他们:同学们可以想想你们身边的老人、孩子、父母以及邻居,他们之间与“欢快、柔美”有关系吗?老人们健康长寿;孩子们聪明可爱;夫妻们恩爱美满;邻居们和睦相处。师等学生回答好后,做一下小结:是呀,乡村的景色是怡人的,乡村的人们更是美,美在:朴实、热情、善良、纯真,美丽的景色和这些可爱的乡亲们构成了一副欢快、柔美、和谐的画面)体会乡村欢快、柔美。

2、读着读着,我们发现它是一首优美的小诗,让我们读着小诗,再一次去感受淳朴的孩子,去欣赏美好的田园风光,去聆听那欢快、柔美的麦哨声吧!

出示:碧湖,绿田,孩子;清风,炊烟,农家;青山,翠柳,稻花;夕阳西下,幸福人,乐开花

3、同学们,在这篇课文中有许多优美词句值得我们收藏,老师希望你们回去后把你喜欢的摘录到你的采蜜本中。

【板书设计】

24*麦哨

碧湖,绿田,孩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

油菜,蚕豆,稻花,一曲欢庆丰收的歌;

翻跟头,竖蜻蜓,麦哨声声,小伙伴们乐开怀!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珍、靠、仰、百、傻”等生字,理解词语。

2.读懂课文1、2、3自然段,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三个自然段。

3.感受星空的美。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星空图]你看见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一个问题)

二、学习课文

A.学习第一自然段

1.这星空真美啊!请小朋友读读课文,找找描写美丽星空的句子,用“——”划下来。

2.请一生反馈,[出示“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同时及时纠错)

3.谁能把这句话美美地读一读,自己先试试看。

4.逐个请学生站起来读一读。师评价,你读得真美,你是怎么想的?

视情况随机指导:感悟星星很多,星星很美,星星很亮。

a.(星星很美或很亮)是的,这里的星星就象——珍珠一样美/亮。珍珠是什么样儿的?(珍珠是一颗颗的,很有光泽)所以这里是把星星比作——珍珠。

还有吗?你觉得这句话美在哪里?

b.(星星很多)从哪几个词语中可以看出来?(满天,无数)请你来读读这句话。

还能从哪里感受到星空的美?

c.(星空很美)不仅是星星很美,夜晚的天空也很美,就象——碧玉盘一样。星星在碧玉盘一样的夜空的衬托下显得更美了。

让我们大家一起美美地读读这句话。

5.那么美的星空,那么美的句子,老师也忍不住想来读一读,可以吗?师读“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掉在碧玉盘里。”读掉不行吗?为什么?

6.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星星“撒”满天空的样子。[出示撒的课件]。

7.全班齐读这句话。

8.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一位喜爱——《数星星的孩子》[出示课题]他就是——张衡。

9.他是怎么数星星的?(指名说)[出示2、3两句话]打开书本,自己读读这两句话,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10.反馈,找到了吗?请你根据这几个词摆好姿势。生摆动作,师读句子。[边读边点红三个动词]

11.看来你们已经能够理解这几个词语了,好,保持这个姿势,让我们也学着张衡来数一数星星,一颗,两颗,三颗……(约20多颗)

12.觉得怎样?(累)可是张衡却一直数到了——几百颗。让我们连起来把这一自然段读一读。[出示第一自然段]

B.学习2、3自然段

1.那么多的星星,你觉得能数清吗?(不能,能)追问“为什么”?

2.张衡的想法跟你一样,他还是挺有信心的,从书上哪里可以看出来?[出示“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请生读一读(指名——火车——齐读)

3.[出示2、3自然段]把这两段连起来读一读,(男女生分角色读一读)

4.那么,天上的星星究竟能不能数清呢?我们下节课再去仔细探讨吧!接下来我们继续去数星星,好不好?

三、学习五个生字

1.瞧!黑板上也闪耀着亮晶晶的星星。[逐个出示生字],谁能来数一数?(“逐个”指名读——“五个”开火车读)

2.都念对了,下面我们来摘星星,谁要是也能把字写得很漂亮,那么你就摘到这颗星星了。你想先摘哪一颗?

3.重点指导:傻—傻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师范写,生仿写。

傻:注意右半部分的笔顺,比较难写,一起来书空右半部分。

注意结构,写的时候傻的右上部分要写得紧凑一些。

靠:因为笔画比较多,所以上半部分尤其要写得紧凑,告字写得扁扁的

珍:右下部分的三撇各不相同。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锦集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