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让课堂变得简单,易掌控,实现了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的创新,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教学设计 篇1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七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的读音,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唱这首歌。
3、了解王二小的英雄事迹。学习他机智勇敢同敌人作斗争的精神。
课时建议: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音乐激趣 导入新课
1、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北方山区……
2、师:这个故事曾经感动和激励了无数的人,为了纪念小英雄王二小,人们编写了一首歌,名字就叫《歌唱二小放牛郎》,请听……
3、播放歌曲:会唱的同学可以轻声吟唱。
介绍故事,使学生了解抗日背景。
利用歌曲一下子将学生带入王二小的生活年代,拉近了同学们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读准,句子读通顺。
2、默读课文,标出小节号,画出不理解的生字词,共同讨论解决。
3、多种形式检查学生识字情况。
指名分节读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培养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特别是学习能在具体语境中辨别读音的能力。
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使学生始终对学习生字充满兴趣。
培养学生从文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能力。
(三)品读课文 升华感情
师:你觉得这首歌里的哪一节最能打动你?先读一读,画一画,再想一想为什么?
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1.第二节:结合文章的背景,理解“扫荡”,“掩护”等词语的含义。
2.第四节:通过“顺从”一词体会王二小在敌人让他带路时心中的想法,体现了王二小的机智。
3.第五节:“挑在枪尖”、“摔死”可以感受到敌人的残忍。
4.第六节: 王二小牺牲了,但他是微笑着走的。“含着微笑”体现了小英雄的勇敢无畏的精神。
5、第七节:可引导学生站在乡亲们的角度,想象乡亲们再也看不到二小了,他们的心情怎样。
带着怀念的感情齐读第7节。
6、读完课文,你觉得王二小身上的哪些品质打动了你?(机智勇敢无畏)
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学生对当时的背景不太了解,介绍一下当时背景资料,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十分有利于学生体会当时情况危急,关系重大。
训练孩子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文章的能力。
想说哪里,就说哪里,给学生主动权。
学生在读中体会,更加激起学生对英雄的崇敬怀念之情,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
(四)回归课文 知识拓展
师:是呀,同学们已被二小的精神所感动,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二小说些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畅所欲言。
师: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再读一读文章。
(教师放音乐)学生跟着音乐读。
学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师总结:抗日战争中像二小这样的小英雄还有许许多多,课下,同学们可以搜集一些抗日小英雄的图片和资料,与同学们交流。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提升了文本的内涵。
回归文本整体地读,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印象。
以唱代读,丰富了学生的情感。
通过运用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学生也能初步掌握课外查找记录资料的方法
《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教学设计 篇2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用生字组词。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认识和运用生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
生字卡片,录音磁带,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听一个特别的故事,为什么说它特别呢?因为它是一首歌。请你们仔细听,歌中讲了谁的什么事情?
2.生边听边想。
3.师介绍王儿小及故事背景。
师: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一个北方山区里。敌人向解放区扫荡,而解放区的政府机关和老百姓都躲在山沟里。八路军在山口设下了埋伏圈,我们的儿童团员王二小机智,冷静的把敌人引进了埋伏圈,他自己却光荣地牺牲了。他牺牲时,仅仅只有12岁。他用自己还没有来得及绽放的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没有战火燃烧的幸福生活。王二小一生虽然短暂,但他那不平凡的事迹,却永远被人们讴歌,被人们传诵,他所谱写的生命之歌,将永远为人们所传唱,他响亮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4.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2.复习认识生字的四个步骤。
3.独立识字,小组交流。
要求:标出哪些字是自己独立认识的,哪些是在小组中合作认识的。
三、检查识字情况。
师:自己勾画出的生字都认识了吗?我们来检查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在课文中勾出的生字我们要放到课文中来解决。
(师板贴15张生字卡片)
(一)
1、(男一人)抽生读第一节。其余同学观察一下,在第一节中出现了哪些生字。他读准这些生字没有。
2、抽生上黑板摘卡片。
3、生领读,齐读卡片。
4、组词换卡片。生字:贪,耍。
(二)
1、(女一人)抽生读第二节。其余同学观察一下,在第二节中又出现了哪些生字。他读准这些生字没有。
2、抽生上黑板摘卡片。
3、生领读,齐读卡片。
4、组词换卡片。生字:敌,沟,荡。
(三)
1、轻声自读三段,找一找出现了哪些生字,并且读准它。
2、抽生上台摘卡片。
3、生领读,齐读卡片。
4、组词换卡片。
5、一、二组女生读,男生听。生字:危,昏。
(四)
1、默读第四节。
2、抽生上台摘卡片。
3、生指名读卡片。
4、组词换卡片。
5、三、四组男生读,女生注意听字音。生字:埋,炮,受,骗。
……此处隐藏4248个字……:想象二小与敌人斗争时的场面。
教学准备:
磁带、录音机
(一)导入:认真听录音《歌唱二小放牛郎》,想想:歌里都唱了什么?
(二)请同学们说一说;
(三)谁想读读这课文(指名七个学生);
(四)读了课文想: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分组交流解决)
(五)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交流;
(六)可随机出示以下句子
1、放牛的不知哪儿去了
2、就在那十分危急的时候
3、二小顺从的走在前面
4、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
5、英勇地牺牲在山间
6、他却睡在冰冷的山里边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领悟二小的勇气、智慧和他英勇献身的。
(七)重点学习第三、四、五节
1、 边读边想象二小的动作,他与敌人的对话,他心里的想法;
2、 分组交流;
3、 指名生汇报。
(八)再读课文
问:你认为哪个小节让你很受感动?可以当堂背诵。
(九)齐读课文
会背诵的部分可以站起来背诵。问:读到这里,你想对王二小说些什么?
(十)师:(略)
(十一)作业
1、 把《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
2、 积累介绍二小的图片或资料
3、 预习《歌声》
板书设计:
歌唱二小放牛郎
危急 顺从 牺牲
(勇敢 智慧)
《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教学设计 篇9教学目标:
1. 自主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 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王二小机智勇敢地和敌人作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王二小机智勇敢地和敌人作斗争的精神。
重难点突破法:朗读法讨论法
能力训练点: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表演能力
美育渗透点:学习王二小机智勇敢地和敌人作斗争的精神。
拓展:表演课本剧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通过查资料或请教他人,你了解哪些小英雄?有许多小英雄都聪明机智,英勇无畏,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不怕危险,不怕牺牲,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抗日战争时期的小英雄,他的名字就叫:王二小。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 请同学们自读儿歌,把生字圈出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
2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
3 注意读准以下生字的字音。
4 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四、指导写字
1 出示生字。
2 生字组词。
3 指导字形,师范写,讲要点。
4 生书写,师巡视。
5 示范写,讲要点。
6 生订正,师巡视。
五作业。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 抽读生字卡片。
2 听写词语。
3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新课学习。
1 知道什么是扫荡吗?
2 危急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语?为什么说这是十分危急的时候?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3 就在这危急的时候,王二小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要装出听话的样子?下面请小组的同学合作,讨论一下。敌人会怎么说?二小心里会怎么想呢?他又是怎么说的呢?
4 王二小把敌人带进埋伏圈后,结果怎样?在带敌人进入埋伏圈的时候,他想到这个结果了吗?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
5 小结:二小为了不引起敌人的怀疑,不动声色地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我们的埋伏圈,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智慧呀!在二小把敌人带到埋伏圈之前,他就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他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行为就是一种英雄的行为。
6 指导朗读。
7 王二小牺牲时,脸上为什么含着微笑?相信同学们一定被这种舍生忘死、临危不惧的精神打动吧!什么样的人才算是真正的英雄?
8 配乐朗读全文。
9 你想对王二小说些什么呢?
三学唱歌曲。
四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把这个故事有感情地讲给爸爸妈妈听。
3 课外阅读其他小英雄的故事,然后讲给同学听。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之三,歌唱二小放牛郎,希望对你有帮助!
《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教学设计 篇10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叙事歌曲及其特点;并能完整歌唱歌曲。
能力目标:能将力度、速度、情感的变化体现在乐曲的歌唱过程中,并能根据故事情节,实现音美的完美结合。提高自己的艺术素质。
情感目标:通过完善歌曲,对学生进行爱国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
将力度、速度的变化体现在乐曲中,将情感融于乐曲,全身心投入感受乐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将学生带入情境
1、同学们,老师今天想用一种特殊的方法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愿意听吗?
2、结合图片,听录音,引导学生归纳叙事歌曲及其特点。
二、对比教学,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1、弹奏两首对比曲:第一首哼唱以突出旋律;第二首突出节奏。
2、节奏练习:首先教师范打节奏,接着让学生根据节奏说故事。
三、强化重点,学唱歌曲,完善歌曲
1、口琴吹奏旋律,要求学生猜一猜是哪一首歌曲。
2、出示歌曲题目。
3、结合歌词复习第一课时,巩固段落间力度、速度、情感的变化。
4、视唱乐谱:首先教师教唱学生,再由学生律动一遍。
5、完善歌曲:分领唱和齐唱带有表演性歌唱。
四、课堂拓展
将情节画成连环画,让学生自己上黑板根据自己的理解完善画面。同时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教育,是全课的一个升华。
教学反思:
课堂中学生对难点的突破不到位,他们的律动没能很好的体现出力度与速度的变化。但是我能感受到学生尽力去做,只是由于他们的水平有限。我也不过与强求,但学生能从欣赏过程中感受出来事件的每一个环节,我已经倍感欣慰。从学生的表情上,我能感受到他们因歌曲而情感随此起伏,有的眼圈微红,说明他们是真正领悟了歌曲的内涵。所以说,一堂欣赏课学生能感悟到,就是成功的。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