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生活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5-07-20 16:00:12
品味生活的教学设计

品味生活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六课的深化,本节是第七课的出发点,学好本节课有助于学生认识到情趣的来源及情趣的意义,为下一节正确区分情趣的雅与俗奠定基础,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指明方向。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生活情趣,发挥名人效应,并使之成为其努力的方向,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通过创设情境、小品、漫画、表演、辩论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

知识与技能目标

挖掘学生的自身资源及课外资源,分析情趣的来源和情趣的意义,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 教学重点与难点〗

情趣来源于兴趣,而兴趣的最高境界是志趣。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思想不够成熟,容易情绪化,对事物的喜好没有定性,并且很难认识到情趣对他们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但是,他们思想活跃,渴求知识,因而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之积极、主动、独立地学习。

三、【设计理念】

依据“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发展的一切”新理念,以“全员参与、自主探究、师生互动、合作交流、求异创新”为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转变教师角色,使之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成为教材使用的开发者,创造者;转变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领下,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方法〗

本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原则,根据实际需要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谈话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这种方式直观、快捷,图文并茂,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趣可以说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一种具有艺术意趣的生活方式。有情趣,就是懂得生活的艺术化,情感化。人们追求情趣,就是要学会以多种多样的艺术的生活方式来充实自己的生活,长久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态与心态,别让心灵荒芜,光阴虚掷。

录像:《朱德的兴趣爱好》

从录像中我们可以看到,朱德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他的生活也因此而富有情趣。情趣与兴趣有何关系呢?我们中学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情趣呢?

一、情趣与兴趣(板书)

(一)情趣源于兴趣(板书)

人们的爱好、兴趣愈广泛,人们的生活就愈加丰富多彩,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也就会愈加深刻,人们就会对生活愈加产生浓厚的情趣,人们也就愈加热爱生活。即使是生活中最黑暗的时刻,也一样能找到心灵的安慰。

电影《烈火中永生》中的“小萝卜头”在那样恶劣的环境里,放飞了一只蝴蝶,以他那童真的稚雅,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第二次大战后,一个叫沃尔特斯的美国人在法国巴黎的大街上看到一片片瓦砾、废墟,很担心地问当时美国驻巴黎办事处主任哈里曼说:“你看他们能重建家园吗?”“能,他们能做到”。“什么东西使你这样肯定呢?”沃尔特斯问题。“你看见他们的地下室里的桌子上放着什么东西吗?”“放着一盆花”。“对!”哈里曼很有信心地说道:“任何一个民族,当他们处在这样一个凄惨的境地,还能想到在桌上摆设一些花,就一定能在废墟上重建家园”。

《品味生活的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