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5-07-20 15:55:39
精选中班教案模板锦集六篇

精选中班教案模板锦集六篇

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教案 篇1

中班数学活动:它们一样多吗?

活动目标:

1。学会不受实物大小、颜色特征的影响和不同排列形式的干扰判断7以内等量的物体。

2。能自己检查操作的结果。

活动准备:

1。PPT。

2。《幼儿画册》第3册第22页。

活动过程:

一、判断物体的数量是否相等。

1.今天啊,老师邀请了小动物和我们一起来做游戏,首先要出场的小动物会是谁呢?老师来看看。—————————出示对应排放的两排小鸡。

提问:

(1)是小鸡啊,那你们来告诉老师这两排小鸡的数量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呢?

(2)那我请小朋友数一数。

现在呀小鸡要重新变一个队形。我们来看看变了队形之后的这两排小鸡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呢?为什么?

小结:原来啊这两排数量一样的小鸡,尽管它们变了队形,但是它们的数量还是一样多,都是5只。

2.小鸡和我们玩了游戏了,我们请小鸡休息,换其他小动物来和我们玩,接下来出场的会是什么小动物呢。我来请小朋友上来数一数它们一样多吗?小结:尽管这两排猴子它们的颜色不一样大小不一样,但是他们的数量是一样多,都是7只。。

3.猴子们也跟我们玩了游戏了,我们也请它们下去休息一会。接下来出场的会是谁呢?它们已经等不及了。现在老师把它们都请出来。

(1)这三排小动物要和我们玩一个“找出数量一样多”的游戏,我来看看我们的小朋友谁最先找出来,请把一样多的画上颜色。

(2)南瓜、萝卜、蘑菇也想和我们“找出数量一样多”,你会吗?

二、幼儿分组操作。

1。幼儿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2。教师评价

中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看手势编故事,充分发挥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力求表现新颖、独特。

2.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幼儿的词汇。

3.懂得“美”与“丑”的含义。

二、活动准备

1.活动前让幼儿对各种手势有一定的认识,如:鹅、鸭等。

2.制作投影(手势图)。

三、活动过程

(一)投影显示,激发幼儿学习手势的兴趣,导入活动。

1.这是什么?(小手)

2.你知道小手在干什么吗?人不光嘴会说话,我们的小手也能“讲话”,能讲话的小手,我们说它是“手势”(丰富词汇“手势”)。

3.这些都是我们常见的“手势”(指投影),你们知道这些手势是什么意思吗?例:竖大拇指的手势表示好、棒、了不起;摇手的动作表示不、不要、不行、再见等;招手的动作表示过来。

(二)教师做手势,充分发挥幼儿的想像力。

1.有的手势让你联想到许多东西,现在我做一个手势,请你们动脑筋想一想,这个手势像什么,想得越多越好,不过,想到的东西要和别人的不一样。

2.教师做手势,让幼儿动脑筋想,认真看,例如:这个手势像什么?(房顶、山峰、火箭……)教师可以创编各种手势供幼儿观察和联想。(如孔雀开屏、芭蕉叶、钩子、蛇头、鹅、狗、兔子……)

(三)看手势编故事。

1.师: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叫《美天鹅变丑小鸭》,这个故事片也是用手势讲的,奇怪吧,手势也能讲故事,不信,你们看。

2.教师用右手做天鹅状,左手握拳,表演故事的手势动作,美天鹅昂起头向前走,走着走着碰到“拳头”(石头),美天鹅倒在“拳头”旁边。

3.教师反复地做手势,然后将动作一一分解,引导幼儿讨论。如:“美天鹅在做什么?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让幼儿懂得“美”与“丑”的含义。

4.小结:表扬幼儿肯动脑筋,想得和别人不一样,鼓励幼儿今后多创编手势故事。

四、各领域渗透

科学:认识各种手势。

健康:体育活动手影游戏。

艺术:手势舞。

五、生活中渗透利用进餐前后的时间,鼓励幼儿创编手势动作。

六、环境中渗透让幼儿画手掌画,布置活动室。

七、家庭中渗透让家长在与孩子谈话时,应用一定的手势,并说明含义,让孩子学会一定的手势。

八、活动评价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6以内的序数,并感知序数的方向性。

2、能够正确运用“第几”来表示物体的顺序。

活动准备:

1、用纸箱制作6座房子,每座房子有1个能开动的窗、门。

2、藏在小房子里的小动物玩具分别为兔、猫、狗、猪、羊、牛。

3、大箭头卡2个,数字(1-6)若干。

4、幼儿操作学具每人一套(6张小动物卡、6座房子卡;2张方向卡、数字卡片1-6)。

5、信封若干个、小动物图片若干张、蓝眼公主眼具一个。

活动过程:

1、情境铺垫、引出话题。

引导语:小朋友们好!我是蓝眼公主(教师扮演),有件事儿想请你们帮忙。我收到一封欢乐花园的来信,邀请我去第1座房子坐客,我不知道哪个是第1座房子,请小朋友们帮忙好吗?

2、认识1—6的序数,感受序数的方向性。

①发现问题:带幼儿来到欢乐花园

提问:有几座房子?哪个房子是第1座?

(幼儿1:小兔子住在第1座房子。)

(幼儿2:小牛住在第1座房子。)

②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问:为什么会出现两只小动物都住在第1座房子呢?

引导幼儿讨论后说出从不同的方向开始数小兔子和小牛都住在第1座房子

讨论:引导幼儿想出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如:用圆形、对号、三角形、箭头等标记。

③认识1-6的序数

A、出示方向箭头,并提问:欢乐花园有几座房子?

引导幼儿从箭头方向数过来依次说出第1座、第2座……第6座。

提问:从箭头方向数过来哪只小动物住在第1座房子?哪只小动物住在第2座房子?……第6座。(小兔、小猫、小狗、小猪、小羊、小牛)

B、教师变换箭头方向请幼儿说出小兔子住在第几座房子?小猫住在第几座房子?(依次提问)

重点指导幼儿变换方向后能够找到起点,能正确说出1-6序数的排列。

教师小结:我们数第几,第几,要看从哪边数起。开始的一个叫第1。

④游戏:“找找 ……此处隐藏885个字……没有粮食了,让我们到小猪家去运一些粮食。"小羊们你们愿意吗?可是,小猪家很远,要绕过灰太狼的家、走过小桥才能到达,你们怕不怕?

(2)老村长指导小羊们练习绕障碍物、走小桥。

A:障碍物。老村长:"快看,这里是灰太狼的家,我们要怎样过去呢?"(绕)

B:直线。老村长:"这里有个小河,这回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过这个小河呢?"(走直线)

评析:教师集体讲解并示范,便于幼儿做些休整;而在分散练习中,幼儿二人或多人结伴一起练习,能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3)介绍游戏"喜羊羊运货"的玩法。

每个家庭一组,分别请四个家庭,一个小羊(妈妈)站在起跑线后,一个小羊(幼儿)站在起跑线上。老村长发出运货口令,小羊(幼儿)推起小车绕过灰太狼的家、走过小桥,来到小猪(爸爸)家。小猪拿起一个皮球放在小车里,小羊(幼儿)从原路返回,然后小羊(妈妈)把皮球放在塑料筐里,小羊(幼儿)继续运货。在规定的时间里看谁运得多为胜。游戏重新开始时,可把皮球送回原处。

评析:刚要中指出:幼儿园的体育教育活动应该以健康第一、并提出"身心和谐"的价值取向。对于幼儿来说,游戏是幼儿的天性。而如何使体育游戏真正发挥其教育价值是一门难题。在本节活动的环节设计上我做了一番精心编排。我主要将目标定位于学习绕障碍物、走过宽50厘米~60厘米的平行线来发展幼儿协调性与创造性。各环节清晰、明了,过度自然。

(4)介绍游戏规则。

① 必须绕过障碍物、走过小桥。

② 每个小羊只能拿一个皮球。

(5)亲子共同游戏。

评析:以幼儿为中心,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生动、丰富的教学内涵去调动幼儿参与体育的热情和激情,幼儿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由于幼儿自始至终处于自主地位,因而积极性很高,参与性较强,练习效果也较好,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增强幼儿体质,也提高幼儿合作的能力和身体协调性,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3、结束活动。

(1)在音乐声中,放松身体各部位。

(2)小羊们整理体育器械回教室。

评析:在抒情的慢三拍音乐中,幼儿悠闲地和老师一起做放松运动,幼儿的身体也逐渐恢复到相对静止状态。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和现有发展水平。首次开展这样的体育活动,幼儿和家长都格外兴奋,活动气氛热烈,总体效果还不错,达到了增进幼儿和父母增进亲子关系的效果,也使家长和幼儿意识到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重要性。培养孩子与同伴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连贯、舒畅和不断顿、跳跃的歌声表达歌曲中“害怕”和“勇敢”的情感。

2、尝试用动作表现歌词内容及歌曲的情绪。

3、体会小树叶爱大树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树枝、三种颜色的树叶、三种颜色的树枝、树叶、图谱、两片树叶信、电子琴等。

活动过程:

一、儿歌表演《小树叶飘呀飘》

教师与幼儿在一起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师:小树叶飘呀飘,飘到我的头顶上

小树叶飘呀飘,飘到我的肩膀上

小树叶飘呀飘,飘到我的膝盖上

小树叶飘呀飘,飘到我的小脚上

二、练习发声

师:小树叶的舞蹈跳得真好看,谁能告诉我小树叶从树上落下来发出什么声音?

师:小树叶沙沙真好听,我们一起学一学。

师:12 34 5——— 54 32 1———

小树叶 沙沙沙

三、学习歌词

1、出示树干

师:小朋友唱得真好听 听是谁在哭?

师:原来是树妈妈在哭,你们知道树妈妈为什么哭吗?

师:树妈妈你为什么哭呀!

大树:秋天来了,我的孩子不知道到哪去了,所以我很伤心。

师:哦!原来树妈妈在想念他的孩子小树叶,所以哭了。那让我们一起帮树妈妈找一找小树叶。 师幼:小树叶你在哪?

2、出示两份信“小树叶”的信

呼!~从远处飘下两片树叶的信

师:刚才我收到一封信,原来是小树叶寄给妈妈的,你们想知道信上写了些什么吗?(朗诵歌词)

四、学习歌曲《小树叶》

1、老师示范演唱

师;老师把树叶的信编成一首好听的歌曲请听(老师清唱)

2、出示图谱

(1)学习四二拍的节奏特点强弱,幼儿跟老师一起拍手拍脚的打节奏。

(2)看图学歌词,并边打节奏边说歌词

(3)学习打节拍,知道四分音符与二分音符的节拍特点。

3、听音乐跟唱

4、老师弹琴幼儿一句一句的跟唱

四、用不同的语气演唱歌曲

师:第一部分小树叶离开妈妈心里怎么样?(害怕、难过)

师:我们就用害怕难过的声音来唱

师:第二部分小树叶离开妈妈心里怎么样?(坚强、勇敢)

师:我们就用坚强、勇敢的声音来唱

五、表演歌曲

1、听音乐集体表演歌曲

2、游戏“会跳舞的小树叶”

老师站中间表演树妈妈,最后树妈妈送礼物撒下树叶,幼儿每人捡2片不同颜色的树叶

3、打扮树妈妈

出示3可不同颜色树叶的树枝,让幼儿根据手里树叶的颜色打扮树妈妈。

六、教师总结

今天树叶把树妈妈打扮的真漂亮,它可高兴了,我们也要像小树叶一样爱自己的妈妈。

活动反思:

本学期的优质课评选活动结束了,每次的优质课活动结束后都让我受益很多。从刚入园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到现在的得心应手,对于教具的应用、语言的组织、师生的互动、环节的设计、目标的设定、教态等都有了自己比较成熟的看法。通过讲课、听课的过程,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对于本次的教学活动,我做了如下反思:

1、对于本节活动的目标我进行了修改,第二个目标是让孩子创编动作。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修改成表演歌曲,本目标完成的比较好。本节活动是一节小的表演区没有重点的环节。所以我进行了学习节拍、节奏的练习。

2、开始是和小树叶做游戏,孩子们都能随着老师的指令玩游戏。游戏后,通过游戏地引导进行练习发声。也为下个环节做铺垫。

3、看图谱学歌词,孩子在学习拍打节奏时都能跟着老师的动作来拍。

4、在学习歌曲弹琴的过程中孩子不太感兴趣,应该把弹琴的环节放在听音乐的前面,这样孩子会感兴趣。还有在学习歌曲时,我的语言没有激发孩子的兴趣,所以要选序渐进的学习歌曲。

5、歌词的理解,第一段是妈妈对孩子说的话,第二段是小树叶对树妈妈说的话,再激发孩子的理解歌词,在开始部分要有孩子跟大树妈妈的互动,弹琴和欣赏的环节换过来,打扮树妈妈时可以让那个孩子多捡几片树叶。

6、我在以前的音乐活动中加上了游戏,通过游戏孩子们提高了学习歌曲的乐趣。

《精选中班教案模板锦集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